找到相关内容21篇,用时3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中观论中国古代美学

    范畴论的影响,突出表现在中国美学在处理对举的矛盾范畴时,提倡“不即不离”的所谓“诗家中道”。  在古代艺术创作论中存在诸多相互对立的矛盾范畴。如、形神、虚实、景、动静、言意、轻重、隐...佛教中观论中国古代美学   佛学诸经典在阐发其宇宙观、世界观、人生观、本体论、认识论、方法论时所透示出的丰富的美学意蕴已多为学者清理厘定,但佛教中观学派独特的中观义理对中国古代美学的渗透影响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4255101.html
  • 方立天: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

    众生见理心性流露是一致的说法。中国佛教学者还以分别为性的阻塞或顺通的两端,并称作天理人情的对立、情构在成了心性中的深层矛盾。这些中国佛教学者也和儒家学者一样,强调“穷理尽性”[注释:《...性、性的关系作出民族化的阐述,出现天理人情和穷理尽性的说法。中国佛教宗派非常重视性的功能、作用。天台宗和华严宗联系佛教理想境界论和宇宙论,分别提出了性具说和性起说,禅宗则提出见性以成佛就佛境说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14359808.html
  • 人间佛教的社会化和社团组织

    、身心、善恶的两极之间所造成的对立和焦虑?  以修身为本的立场,兼善天下,则经济、政治和各类社会问题,也进入禅学会活动的视野。2008年,禅学会发起为四川地震捐款的赈灾演讲,资助民工子弟教育...文化人把“心安”建立在“得”的基础上,只有把心定位在佛菩萨等流的法界之中,才能给心找到终极的托付和安立。把发心成佛、度化一切众生的目标,落实到当下的菩萨道过程中。佛教文化人以孔子和佛陀为榜样,“...

    王雷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1870905.html
  • 人间佛教现代青年

    的情感无法辅导理智,理智也无法领导情感,人人间相处,真的是人情冷暖,世态炎凉,变幻莫测;而人生舞台上的悲喜剧,亦不断的上演。可怜的人生,在这两大导演冲突决斗下,在相反激流中,不知尝尽多少人间...平等理性为基础之悲,可以扩展人性的挚爱,可以激发人类至极的同情心、正义感,可以溶化人间的仇恨,取消残酷的战争,令人互爱互助,而止于至善;亦唯有人间佛教智平衡发展的人生,可以令人解行并进,自利利他;...

    文珠法师讲述

    |人间佛教|文珠|文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2/18293719656.html
  • 文珠法师讲述:人间佛教现代青年

    相处,真的是人情冷暖,世态炎凉,变幻莫测;而人生舞台上的悲喜剧,亦不断的上演。可怜的人生,在这两大导演冲突决斗下,在相反激流中,不知尝尽多少人间辛酸,而社会罪恶,人间苦恼,亦时日俱增。   ...人类至极的同情心、正义感,可以溶化人间的仇恨,取消残酷的战争,令人互爱互助,而止于至善;亦唯有人间佛教智平衡发展的人生,可以令人解行并进,自利利他;可以令人福慧双修,圆成佛道,止于至美。   七、...

    文珠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31340988.html
  • 中国佛教“心性论”研探二篇

    来讲,性异同的问题是中国佛教各宗派讨论的大问题,也是儒学所探讨的大问题,竺道生早就提出众生见理心性流露是一致的说法,中国佛教学者还以为分别为性的阻塞或顺通的两端,并称作天理人情的对立,...有佛性,动物以外的事物,如木石之类是否也存在佛性,佛性是怎样具有的,并由此又出现了性有性无、本有始有的概念。佛教学者不仅确定了“性”的体、相、用三要素的内在结构,还就性、性的关系作出民族化...

    方立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0046673.html
  • 试论麦积山第127窟为乙弗后功德窟

    麦积山是有相应的功德窟的,否则是她的特殊身份地位并社会关系,还有她在麦积山石窟的活动不相对应。她在目睹此前或当时其它一般人们在麦积山发心造窟,而竟可以无动于衷,肯定是历史不相一致的,也不合。...的象征。是武都王戊再次提高母后地位,表达怀念之的又一次曲笔。  地狱、十恶十善图,是以“劝恶行善”思想,要求人们的行为规范。一则表达仍然希望乙弗后升入天堂的愿望,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表示乙弗后在生前...

    郑炳林 沙武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1450052.html
  • 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之根本精神——“无我相”

    ”。徐复观说:“人的修养的根本问题,乃在生命里有情的对立,礼是要求能得到之中,因而克服这种对立所建立的生活形态。宗教常主张断情,这可以作人生向上的标本,但不能作人生向上的具体生活内容,因为也是生命中所固有,断情便把生命的完整性破坏了,礼所以制情之中,实即以理制情,使情在理范围内发抒,而不是把生命之加以断绝,久而久之,情随理转,可成为实现的一股力量,而情亦是。完整的生命,便在...

    张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74458356.html
  • 论王阳明心即说的主要观念

    成素。以情感作为道德主体的成素之一,这是孟子已有的说法。孟子讲善性或即四端,是结合两方面来说的,仁、义、礼、智,是就(道德原理)方面讲的;恻隐、羞恶、恭敬(辞让)、是非,其实就是从的方面来讲的...的原典文献的根据,下面,我将会对王阳明的心即说的最主要观念为“心”、“良知”、“”和“天理”等逐一加以讨论。我们先讨论“心”“良知”的观念。   阳明所云的“心”源于孟子,这是自孟子始儒者对...

    刘桂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24581605.html
  • 神会妙悟

    强调心性的功能。如果说唐宋之前的汉魏六朝时期,审美心理一般强调兴观,即通过的有机渗透,来从对象中获得教益美感,它基本不脱比兴的思维模式,即缘此及彼,凭借甲物的情志系统来对乙物进行感发,所谓“...者总是依据个体的感受去想象,借助于想象而加深对作品的感受理解,品致出其中的艺术魅力。明代浪漫派文人汤显祖在《耳伯麻姑游诗序》中说:“世总为,情生诗歌,而行于神。天下之声音笑貌大小生死,不出乎是。因...

    袁济喜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991571.html